学术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活动 > 正文

管理学院陈琳教授团队在《Habitat International》期刊发表研究成果

发布时间:2022-04-22 浏览次数:

近日,我院陈琳教授(第一作者)与团队成员谭建辉副教授和周耀旭老师在国际知名期刊Habitat international发表了题为“Why do skilled migrants’ housing tenure outcomes and tenure aspirations vary among different family lifecycle stages?”的研究成果,合作者另有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城市研究系的博士研究生杜海涛(通讯作者)和香港理工大学建筑与房地产系的Eddie Chi-man Hui教授。HabitatInternational为SSCI检索,最新影响因子为5.369,在城市研究领域(URBAN STUDIES)中排名6/72,在区域和城市规划领域(REGIONAL & URBAN PLANNING)排名4/51,是JCR一区和中国科学院一区。该研究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市民住房长效机制构建研究”(19BGL220)的资助。

该研究基于广州市技术移民(skilled migrants)的问卷调查数据,通过Probit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技术移民的生命周期(family lifecycle))对其住房产权结果(housing tenure outcomes)及产权偏好(愿望)(housing tenure aspirations)的影响。论文主要解决三个研究问题:(1)技术移民的家庭生命周期是否会影响其住房产权结果及住房产权偏好(愿望)?(2)如果有影响,影响的方向和程度如何?(3)为什么技术移民的住房产权结果和住房产权偏好(愿望)在不同的家庭生命周期阶段有所不同?研究发现:单身阶段(The bachelor stage)和新婚阶段(Newly married couple)的技术移民在广州成为房主的可能性较小;可能的原因是由于收入较低和储蓄不足,缺乏足够的财富购买住房。随着收入和储蓄的增加,处于满巢(The full nest)和空巢阶段(The empty nest)的技术移民更有可能成为房主。此外,单身阶段、满巢阶段、空巢阶段的技术移民更渴望置业;可能的原因包括自有产权住房在与增加财富积累、稳定居住环境、享有优质教育资源以及对下一代住房支持等方面的强关联度。新婚夫妇中技术移民的租房倾向较高,可能是因为其尚未决定是否在城市永久定居,且租房更加灵活。相比于单身的女性技术移民,单身的男性技术移民更渴望成为房主,可能是因为获得房屋所有权可以改善其婚姻前景。

该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1)研究对象的选取,技术移民是较少被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夹心层群体。(2)量化分析住房产权结果与住房产权愿望在生命周期阶段中的相似和差异,为后续相关政策的科学与精准制定提供依据。(3)为家庭生命周期理论提供实证案例。

论文链接:https://authors.elsevier.com/a/1exbfiuWnBQfz

地址: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行政东楼后座630     综合办:020-39366799

学工办:020-39366267   教务办:020-39366419   学科与研究生办:020-39366453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2024  版权所有:广州大学管理学院

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