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正是一年春播时——工商管理学院2016年度国家基金项目申报工作小记

发布时间:2016-03-09 浏览次数:

一年之计在于春!3月是一个播种的时节,更是一个繁忙的时节。近年来,工商管理学院精心组织各级课题申报工作,成效初现。2015年国家级课题立项实现新突破,全院获得5项国家级课题立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3项,国家自然基金2项。今年学院进一步加强申报组织工作,截止到2016年3月10日,学院共报出国家级课题22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6项已通过学校评审顺利报送,16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申请材料正在紧张的报送中。申报人数与项目数相比去年增加30%。

没有耕种,哪有收获?为了提高申报数量和质量,在学校科研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学院精心组织了本年度的申报工作,包括外派教师参加培训,开展系列专家讲座、学术经验交流、科研项目申报材料点评等活动。2015年11月24日,学院召开了项目申报动员会,并邀请了校内已经获得过国家课题资助的教师分享课题申报经验。2015年12月18日,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上海交通大学曾赛星教授应邀以“重大基础设施工程的社会责任——基金项目申请点滴体会”为题,为我院师生带了一场精彩的学术讲座。2016年1月20日和3月5日,又分别进一步邀请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朱桂龙教授、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刘汉民教授,以及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与重点项目主持人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周永务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薛小龙教授等多名省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我院针对老师们撰写的申报材料进行集中剖析和一对一辅导。通过申报人自我学习、团队交流,以及专家辅导,各项目申报书都进行了三次以上的集体讨论和深度修改,总体来说,本年度学院申报书的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但通过近年来学院层面申报工作的组织,我们发现了如下一些尚需解决的问题:

(1)教师申报国家基金的积极性还不够高。申报课题与否主要由教师自身的进取程度决定,大部分教师都没有什么明显的压力,教师申报基金的潜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激发。

(2)申报书质量尚需采取多种办法改进提高。包括题目的聚焦、研究内容和方案的设计、格式的规范等多个方面,都需要反复改进提高。但由于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学习交流不够,制约了课题申报时间和精力的投入。

(3)缺乏学术团队。许多老师反映没有形成比较好的学术团队,因此在填写项目申报书的过程中找不到合适的团队成员。

针对以上发现的问题,我们特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制定对申报国家级项目教师的鼓励支持政策。如像社科处一样提供国家基金申报前期调研和资料费资助,或采取适当的措施明确要求未有在研国家级项目的青年博士和教授必须申报国家级项目,采取切实措施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申报。

(2)进一步提供学院开展科研项目申报学术交流和辅导活动的支持力度。项目申报活动需要采取派出去引进来的政策,鼓励老师们将自己的想法和申报书与同行进行交流,甚至是一对一的帮扶,从而提高申报书的质量。这些活动需要相应的经费支持,但由于学院日常行政经费中没有任何科研活动的经费安排,迫切需要学校和科研主管部门提供资助。建议学校为学院安排相应的专项经费用于培育学术团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聘请专家针对性地进行课题申报辅导。

 

 

 

供稿:工商管理学院王满四、肖旦

2016年3月8日

 

地址: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行政东楼后座630     综合办:020-39366799

学工办:020-39366267   教务办:020-39366419   学科与研究生办:020-39366453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2024  版权所有:广州大学管理学院

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