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底,我院青年教师肖璇作为第一作者的科研论文 “Computing” Requirements for Open Source Software: A Distributed Cognitive Approach发表于信息系统权威期刊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该期刊是澳大利亚管理学院院长联合会(ABDC)评级A*类期刊,英国商学院协会(ABS)评级4级期刊,国际信息系统协会(AIS)认定的信息系统领域8本顶级期刊之一。该期刊每年仅出版论文30余篇,拒稿率超过90%,2017年影响因子为2.839,为SSCI一区检索。
该论文的合作者包括Steve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Aron Lindberg助理教授,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Sean Hansen副教授,以及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的Kalle Lyytinen教授。该论文主要采用案例研究方法研究了开源软件的需求分析过程。大多数需求分析的研究都是在结构化或者敏捷软件开发的环境下进行,然而,开源软件开发具备结构化和敏捷软件开发所不具备的独特特点,越来越多的软件在以开源的形式进行开发。在该研究中,作者将开源软件需求分析看作是一种社会技术的分布式认知过程,即分散的行动者可以将与需求相关的知识转换为一种了解软件要做什么以及如何实现的共享形式来“计算”需求。这种计算发生在知识的社会共享与使用异质软硬件的交互之间。作者通过对开源软件项目Rubinius进行案例分析,说明这种研究方法的价值。Rubinius是Ruby编程语言的运行环境。该研究识别了与需求分析相关的认知工作负荷如何跨越行动者和软硬件在社会、结构、时空分布,并提出了开源软件需求分析的框架。这个框架归纳了需求计算的三个阶段:挖掘、实例化、以及田野测试,并展示了开源软件开发时分布式的、动态的、异构的计算结构如何构建一个有效的需求管理机制。该研究有助于在高度分布式的环境中建立恰当的需求分析过程,识别并阐明了一些关于高度分布式需求分析的认知过程的新机制。